109學年度優良教材獲獎分享★傑出獎★沈嬿文老師

發佈日期: 
2021-09-17
類別: 
110

【傑出獎】沈嬿文老師

學院 / 獲獎教師:牙醫學院 /沈嬿文老師
獲獎教材名稱:口腔醫學的專業分科
獎項:傑出獎
教材類別:□實體教材  ■數位教材

編撰經驗分享:

  這份數位教材設計是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分別有醫學系4年級學生、中醫學系3年級學生和牙醫學系1年級學生。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對牙醫學領域似懂非懂,不同的是醫學系和中醫學系學生日後不會再精進牙醫學領域的知識,但是日後他們在照護病患時,不少的疾病是與牙醫領域有關連性,以及不少的疾病初期表徵是出現在口腔。牙醫學系1年級學生則是日後必須針對牙醫領域更進一步深入學習,是日後在專業領域時主要的學習重點。由於學習的目標不同,醫學系和中醫學系學生的學習目標設定是了解醫學與牙醫學之間的關聯性,牙醫學系學生的學習目標則是設定介紹學生了解牙醫學的範疇引發學生對各專科的興趣。醫學系和中醫學系的同學,教材的主軸和目標是定位於讓學生在未來進入臨床照護患者時能即早發現不正常的口腔表徵,進而即時且適當的轉介患者進行必要的牙科治療。針對牙醫學系的同學則是以建立學生未來6年必須進一步專研的學習藍圖和引發學生學習熱誠。

    教材內容以精簡化來強調醫學系、中醫學系和牙醫學系不同領域學生必須知道之核心概念的贗復牙科學、口腔植體學、牙周病學、根管治療學、兒童牙科學為重要主題。每個主題分別再細分3~4個學習單元,每個學習單元明確條列出學習目標和學習大綱,在此目標和大綱之下設計15-20分鐘去蕪存菁的數位教材。整學期課程進度表的安排除了上述的數位教材之外,還搭配口腔顎顏面外科學和口腔病理暨診斷學2個實體課程,跟學生詳細解說與密切互動,以期讓學生能理解口腔醫學專業分科的重要性、臨床應用和學習要點。

    製作「口腔醫學的專業分科」數位課程是相當費時且費力的教學模式,它是以「建立學生核心能力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轉型。以數位課程為主,實體授課為輔,來跟同學進行教與學的互動,讓教學方式更多元化和有更大的彈性,以期強化學習的成效。讓同學在進入臨床前能成為「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ered)的全人照護醫療團隊的一員,提升同學的臨床照護能力和醫療品質,以嘉惠患者。

    同學們對於完成本數位教材學習之後,在「課程的主要內涵與重點符合課程目標、課程難易適中、知道如何運用本課程所學到的知識、此課程幫助我提升自學能力」等4個面向皆有高度的肯定,尤其是「提升自學能力」平均分數達4.7分(總分5分)。